獎勵小孩的禮物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獎勵小朋友的獎品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評價



網友滿意度:



常常會看到父母在討論究竟該不該獎勵?

我自己覺得獎勵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驅使他們前進甚至超越自己

但我覺得父母一定不能忽略鼓勵,沒有鼓勵只有獎勵會讓孩子只朝著物慾邁進

而忘了真正的努力的目的!

我是這麼想的但也不一定是對的!

我還是會常常爬文看看別人的看法,父母有一輩子做不完的功課

分享一篇我覺得分析不錯的觀點

以下文章擷取自媽媽育兒百科

1.獎勵的目的要明確

事先對孩子講明應該做到哪些條件才可以得到獎勵,使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當然,目標不能定得太高,否則孩子會因難以實現而放棄爭取。

2.不用金錢獎勵孩子

父母不要用金錢來獎勵孩子。因為父母用錢來獎勵孩子,可能會使孩子產生金錢萬能的思想,

而且會產生對金錢的盲目崇拜,是弊大於利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鼓勵和認同是不可或缺的。

但要注意的是,這種獎勵必須是純潔的,著力於精神的,有益於心靈的,而不是沾滿銅臭味的。

3.犯錯就要處罰

如果孩子生氣時把一片玻璃打碎,雖然他可能不是故意的,但是父母也要教育他這是他的過錯。

他雖然沒有料想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但他仍要負賠償之責。

父母對孩子懲罰時要實事求是,偏離事實的指責,孩子是不會服氣的,也達不到懲罰的效果。

同時,懲罰要注意場合,當眾指責孩子,會極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4.懲罰要及時

當孩子出現了不良行為時,父母應立即進行懲罰,

使孩子建立不良行為與懲罰之間的條件聯繫,否則懲罰的作用會減弱,而失去了效果。

懲罰前,一定要向孩子解釋一遍懲罰的原因,否則孩子不懂他們為什麼受罰。

5.要教而罰

父母要把要求對孩子講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業才准看電視

你就要對他講得清清楚楚,讓他記在心上。



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做功課而先看電視,你就罰他幾天之內不准看電視。

你先要定下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懲罰,不可不教而罰。

6.懲罰要言出必行

當孩子犯某一種過錯時要懲罰他,如果父母警告過他,那麼在他犯錯後,就一定要實行懲罰的諾言。

假如不處罰,你以後便難以下達命令,你的懲罰也就失去了作用。

獎勵的策略和原則:

7.少獎為佳

適當時候、適當次數的獎勵,就相當於給發動機加油,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切不可太濫。

8.獎態度不獎分數

大多數家長是以分數或者名次來設定獎項和決定是否獎勵,其實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孩子的學習態度進行獎勵。

因為從長遠看,態度和努力的程度比一兩次的分數更重要。

9.一諾千金

如果和孩子有了約定,比如有的家長是定考多少分,有的家長是定考到第幾名,就一定要兌現。

如果孩子達到了約定的要求,就要堅決獎勵,做父母的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就會嚴重挫傷孩子的學習熱情。

10.獎品適當,價值適中10.獎品適當,價值適中

獎勵的價值不要太高,其價值和獎品要與孩子的年齡、取得的成績等等相適應。

有些家庭由於形成了獎勵並不斷加碼的習慣,常常給孩子價值過高和不適當的獎勵,那樣反而會害了孩子。

比如有的家長因為孩子某次考試滿分,就給孩子買電腦買遊戲機,結果孩子玩物喪志。

看完真的又學了一課了!

因為最近暑假快結束了!孩子們都有順利完成功課,在阿公阿榪家也有乖乖聽話

所以我決定要買小禮物送給我家兩個寶貝

我們家兩個差蠻多的一個孩明年要讀幼稚園

另一個上了國小

每次要買玩具用品就要跑很多地方!

這次我決定在Yahoo購物中心買

其實是因為看到滿額折抵金送的蠻多的,所以很心動

分享一個我覺得CP質不錯的獎勵小孩的禮物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收到實品真的覺得質感不錯,而且我家寶貝都很喜歡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就推薦給大家囉~

送給孩子一個開學禮物讓他們更有動力完成學業~





小鴨 momo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本週熱銷商品:





【日本富士商社】傳話娃娃(可愛娃娃 錄音娃娃)







【日本富士商社】可愛的傳話、錄音娃娃 - 部長熊(用你有溫度的聲音來傳達愛意)







商品訊息功能:




  • 品號:3473170


  • 作者:劉若英
  • 出版社:寫樂文化
  • ISBN:9789869128




商品訊息描述:

孤獨是終其一生等待凋零的樹葉。

但有沒有可能,獨處是生長在大樹上的葉子,

在枝繁葉茂的同時,也能保有完整的自我?

我,劉若英,獨處並相處著--

我想保有孤獨的自由。我很珍惜這種自由。

這就是為什麼,我將這本書稱為:「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

同時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

--關於獨處--

不管你是享受獨處,還是被迫獨處,

都不能失去擁抱獨處的能力!

因為,生命本身的自言自語極其重要,

「畢竟,由他人拼湊起來的不會是同一個你,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自然狀態

「孤獨感與生俱來,自生自滅,非他人所致。

這不意味著痛苦,是一種跟自己相處的狀態。」

◎唯有孤獨可以帶來精采與偉大

「叔本華曾經說過類似的話,『要嘛孤獨、要嘛庸俗』。

唯有孤獨可以帶來精采與偉大。這道理我真的懂得。」

◎獨處不該是一種哲學,它就是一種生活樣態

「我不會告訴你『生命是孤獨地存在』這種哲理的說法。

它意味著自由,「不需從眾,可以自我。」

--關於相處--

保留、或不保留地付出;在此時停留、或出走

選擇權都操之在我。

即便我現在決定為了你,學著適應相處,那也是我的選擇。

「相處不是獨處的相反。相處是獨處的一部分。」

◎在各種關係裡失去一部份的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在爭取自己的空間,就是在適應別人的空間。」

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相處則是盡可能地縮小,去適應別人空出來的位置。

◎在一起時像粘土,分開時像磁鐵

「相處就像是把兩個獨處放在一起。

在一起時像粘土,形塑成第三種樣貌;分開的時候像磁鐵,彼此相吸卻又各自獨立。」

◎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的最高境界

「即使兩人暫時無話可說也無所謂,相對無言,就暫時沈默。

這是兩人相處互相信任的極致表現、最高境界。」

【本書特色】

1篇長文自白+8篇深入對談文章,都為了確認一件事--

一個人、兩個人,再多人,都要能安然相處,同時自在獨處。

◎朋友眼中的她--天生就擅於獨處

.她知道去哪裡買一人份的香檳,因為她深信,「一個人生活不代表不能取悅自己」。

.她知道失戀時要如何療傷,「買一塊電毯、點一盞燈」,度過一個人的寒冷冬夜。

.她一個人吃飯、逛展、看電影、唱KTV??「這些事我一個人就可以完成」,話裡沒有半點逞強。

◎你不知道的她--在各種狀態下自處

.深信獨處裡自由的美好滋味無可取代。

.獨處的基因,源自於兩歲開始擁有自己的房間,與祖父母共居。

.隨時保持說走就走的狀態,「能選擇是最重要的!不管怎樣,我保有人生的最終選擇權」。

◎角色轉變的她--在自處與相處的矛盾中找答案

.她說,其實三個人要比兩個人,兩個人要比一個人更勇敢。

.為什麼幸福人妻不能感嘆秋意蕭瑟?夫妻一定得什麼事都黏在一起,同進同出?

.她花一年的時間探討、反思獨處與相處的道理,她是妳、是你,是每一個曾在各種相處關係中,失去過自我、忘記獨處美好的你。

【8位好友的精采對談】

◎王浩威

◎五月天石頭、瑪莎

◎宋冬野

◎林奕華

◎陳綺貞

◎詹仁雄

◎盧廣仲

--(按筆畫排列)

◎劉若英第六本創作文集

「現在回想起來,在生產前,安排寫作這本關於『獨處』與『相處』題目的書,對我來說,也許就像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般,我在進入人生另一階段前,透過與朋友們的對談,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並試著尋找未來可能會走的路。」

--劉若英

【專業推薦】

「奶茶的文字沒什麼花俏的字眼,也沒有寫任何煽情的故事。她的文筆只是順著她的思考,她對生命世界的種種思考,自己的,還有別人的。...當奶茶來自內心深處的真誠思考,開始喚起我們遺忘許久的感覺,好像一切被世俗生活逐漸抹滅的許多生命原始的感覺,都回來了。...謝謝奶茶,以及她的這一本書,我因此有了一個未曾預期的豐富旅程。」

--王浩威〈心理醫師〉

目錄

推薦序:孤獨力──情感高度成熟的指標(王浩威)

自序: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自白篇】我還想要繼續,這樣矛盾的人生!

【對談篇】

1請不要在我身邊靈魂出竅╳盧廣仲

2我想聽見你的聲音╳五月天瑪莎

3繁華背後的孤獨╳林奕華

4沒有接觸的親密vs.近距離的疏離╳陳綺貞

5獨處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宋冬野

6美好相處是可以練習的╳王浩威

7石頭的獨處訓練╳五月天石頭

8值得宣導的獨立婚姻模式╳詹仁雄

名家推薦

推薦序

孤獨力--情感高度成熟的指標

◎文∕王浩威

1

春天將盡的四月初,到台東一次的短短的旅程,我攜帶著奶茶這本書的初稿,一路閱讀。花東縱谷是遼闊的,天這麼寬廣,山這麼高,整個人很快就被這世界擁抱了,我的閱讀也不知不覺忘我了。

一個下午來到池上鄉,也許是叫龍仔尾這類的小聚落,朋友帶我們來這裡看一間廢棄農舍將改建成藝術家村落的房舍。我一個人走到屋後的土?,遠遠眺望過去是一片無盡的綠色稻田,剛剛插播的秧,在將雨午後的徐徐陣風中,像波浪般變化無窮地翻滾。我忽然有這麼一刻出神了,好似離開了幾個同行的伙伴,天地之間就只有自己這麼一個人,而且是十分自在的一個人。

這樣的時刻,也許客觀上不到半分鐘,然而對我的感覺卻是好久好久的一段體驗。

這樣忽然就安靜下來的感覺是許久不見了。以前,在較不忙碌的階段,經常有一個人旅行的安排,甚至還曾買環球機票一個人環遊世界。當旅程途中經過漫長的獨處後,也許是七、八天,也許忽然地驚險終於度過而可以安心下來的時候,自己也經常進入這樣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自己只是想一直這樣遊蕩下去,整個世界都不管了。

這樣的經驗是我在開始對獨處越來越自在的階段開始出現的,而一個人的旅程只是讓這情形更容易催化而已。

2

我們許多人,在成長的童年都曾經因為不同的原因,有著各種不同的孤獨經驗。只是,那樣的孤獨是有一種被眾神拋棄的悲傷,一種無奈地黏噬自己傷口的感受。

然而我這裡說的自在獨處,卻是不同的感覺。

我們也許受苦著這樣的寂寞感受,在年輕的歲月裡。只是忽然之間,或早或晚地,我們其中的一些人開始感受到一切都無所謂了。那些眾神遺忘的眷顧,或別人指指點點的觀看,不再有絲毫的影響,連微風吹起水紋一般的力道都遙遠了。這時候,一個人是一個世界,一個暫時但存在的完整宇宙。

我到台東,讀著奶茶的這本書《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一切就像催眠一般,又將這許久以來因為忙碌而遺忘的感覺,再度召喚出來了。

站在土?遠望稻田的那一瞬間,我卻想到很多,包括和奶茶對話的那個下午,在青田街附近的風流小館。

我其實是不認識奶茶的,更說不上熟識。這樣的對話也就遠遠在意料之外,只是當我們共同的朋友說,來一場對話如何?我剛好有空,加上天生的好奇心,也就欣然寫上自己的行程了。

老實說,和奶茶那一天的聊天是很好玩的經驗,但她的問題其實是很知性的,遠遠超出我的預期。風流小館的主廚Dana也坐一旁, 聽得津津有味。

Dana較年輕,聽奶茶的歌度過青春歲月的,是粉絲級的。我卻從沒好好用心聽過奶茶的過作品,當然是訝異奶茶的許多想法。然而,連Dana這樣粉絲級的,事後也說:難怪她自己那麼喜歡奶茶。Dana的意思是,她更佩服奶茶了。

我自己確實是舒顏萃台南感謝奶茶這一本書的。

3

奶茶不只分享自己對自己生命的許多感受和思考,也帶領我窺見了許多創作狀態的心靈,包括盧廣仲、陳綺貞、林奕華、瑪莎、宋東野、石頭、詹仁雄等等一群朋友。這些人大多是音樂創作者,也有劇場或製作人。甚至是偶像級了,卻還是可以藉由獨處而繼續擁有自己的天地。

創作是一件很奧秘的事,像中古的煉金術一樣,在術士之間往往只能意會而不容易言傳。而幸虧有奶茶,也許是身上同樣留著藍色小孩(Indigo Children)的血液,她成為很好的嚮導,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這些創作者的神秘過程。

創作的奧秘不容易言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的一個就是:創作一定是孤獨的,是關於一個人如何存在的狀態。

而孤獨,似乎是奶茶最最關心的一件事:也許只是目前,也許長久一來都是如此。

那一個下午,我們說到孤獨。

我提到了英國小兒科醫師兼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 1896-1971),他提出的獨處觀念。他在1957年發表的文章〈獨處的能力〉(The Capacity to be Alone)將自在的獨處和一般的孤獨區分開來。

一般的觀念裡,孤獨這個字讓我們想到的是悲傷、無奈、無助......等等負面的情緒。然而溫尼科特所講的自在獨處,特別是在別人面前還是可以留在自己的孤獨裡的能力,反而是一個人情感高度成熟的指標。

這個觀念的影響力是很大的,甚至影響到心理學界以外的領域,而且是他的追隨者都經常引用的。靈修大師奧修就曾引用這個觀念,來闡釋他心中的愛情。

奧修是這麼說的:「有獨處的能力,才有愛的能力。這話聽起來很弔詭,其實不然。這是一個既存的事實:只有那些有能力獨處的人,才有能力去愛、去分享、去走入另一人內心的最深處--而不會出現急著佔有對方、不會變成依賴對方、不會將對方限制成一個靜物、也不會像著魔般地需要對方。兩人於是允許彼此絕對的自由,因為知道即使對方離開了,自己還是可以一樣快樂的。自己的快樂是不會被對方剝奪了,因為快樂不是對方給了才有的。」

4

我一直在想,在台東池上那一漫長的片刻,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也許是我個人的,我在這半年多或更久以來的過度忙碌,忽略對自內在的傾聽。於是,滿溢出來的潛意識不必經由夢或其他,自然就在自己的意識中流現而浮出了訊息。

也許是來自這樣貼近泥土也貼近天空的環境力量,來自大地之母的溫暖擁抱,呵護我照顧我,讓我有這麼一個美好的片刻,好似又回到了母性的懷抱。

但,更有可能的,是奶茶分享的一切,她的文字沒什麼花俏的字眼,也沒有寫任何煽情的故事。

奶茶的文筆只是順著她的思考,她對生命世界的種種思考,自己的,還有別人的。而順著這樣的思考,我閱讀著,在花東美麗的縱谷裡,忽然一種愉悅的感覺就產生了。也許,在奶茶的自我療癒過程時,我因為對這一切的閱讀,也因此分享了這樣的療癒魔力了。

在台東,崇峻的中央山脈聳立在西方,從高處眷顧著眾生,而緩緩的海岸山脈自東方擁抱過來。就這樣,當奶茶來自內心深處的真誠思考,開始喚起我們遺忘許久的感覺,好像一切被世俗生活逐漸抹滅的許多生命原始的感覺,都回來了。

那是我某個下午在台東的某一個小聚落的感受,也是我在台北市青田街一家叫風流小館的法式Bristo裡,在交談中不知不覺出現的。

謝謝奶茶,以及她的這一本書,我因此有了一個未曾預期的豐富旅程。

序跋

自序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這幾年對我來說,變化挺大。有新發現的人生,也有不適應的世界。有新學現賣的,也有我一輩子都不會懂的。

然而不管怎麼變化,只要能安靜坐下來寫點心得,我都是沾沾自喜的。

單身時,一直想寫一本書叫《練習一個人》。那個時候,常有朋友問我,如何可以讓一個人的生活過得更有品質,過得有滋有味,甚至令人羨慕?(原來有人羨慕我!)確實,我對獨處有點心得。但是,「懂得獨處」和「能把孤獨說得言之成理」,畢竟不是一回事。我始終沒能好好跟他人分享我的心得。直到自己「脫單」,想再撈叨這事,卻越想越怪了。

於是轉個念,我就聊聊獨處與相處的關係吧。這裡指的相處,包含了一個人跟自己,也可以是兩個人,或一個人和很多人。

我常常覺得,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或因為有人相伴,所以圓滿。孤獨感對我來說並不意味著痛苦,那只是一種自己跟自己相處的狀態。我希望我身邊的人明白,孤獨感是自生自滅的,不是因為他人導致。我這麼說,一方面希望解除他人的心理負擔,另方面,是我想保有孤獨的自由。我很珍惜這種自由。這就是為什麼,我將這本書稱為「我敢在你懷裡孤獨」。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同時我保有自己,所以我能安心自由。

答應出版社要寫書時,我還沒有懷上孩子,到真正開始構思,我的身體已不是我一個人的,但我想完成這個計畫的心情卻越發強烈。我開始邀朋友喝茶聊天,紀錄下當時我們的對話與心境,直到收集成這本雜誌書。我珍惜並感謝,這段時間,我能夠同時創作新生命、並孕育出這一篇篇文字。這讓我被友情圍繞,同時感受自由。

謝謝陪我聊天的朋友,你們完全不過問我的動機,約了時間就來了。謝謝嵩齡、Ivy、如婷、亮亮,陪著我日趨漲大的身軀,滿台北的跑。你們減輕我的負擔與不適,同時「溫柔地」提高我的效率。謝謝一直縱容我的你、你,和你們......

我不確定這本怪書有什麼價值,但TA(Target Audience)一定很真實。

內文試閱

.人最大的悲哀,並不在悲哀的本身,而在於不能悲哀

多年前我的第一本書《一個人的KTV》,裡面講了很多一個人獨處時做的事情,那時我一個人旅行、看電影、KTV,朋友多少投以不可置信、同情......甚至怪異的目光,總覺得一個人去做這些事情,大多是因為找不到人陪,是一種勉強。

多年過去了,我的生活從一個人變成了兩個人,我感激我的伴侶縱容我保持了這個獨處習慣。過去如果你聽到我跟先生在同一個時間出門,卻到不同的電影院看各自想看的電影,恐怕會覺得「你們夫妻感情不睦」;如今,我們的朋友會說「真羨慕啊,你們各自有各自獨立自由的空間」,這十幾年過去,整個社會對於獨處有了不太一樣的評價。

不管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我總覺得「我」就是代表自己,只需要對自己負責任。現在有了婚姻,我仍試著在兩人的關係中找到純粹的自我。即便如此,難免還是有些束縛,就好比說,以前我單身的時候說「秋天好蕭瑟」,大家會覺得這句話很浪漫、很文藝;但若是現在,記者就會問:「你是不是婚姻不幸福?」我常常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人妻不能覺得秋天蕭瑟?不能傷感?不能低落?難道所有的情緒不再是我自己的?還是在找到幸福以後,整個世界都應該變成暖色系的?

不免覺得,人最大的悲哀,其實並不在悲哀的本身,而在於不能悲哀。當自己不再是自己,如何能在新的關係下快樂的存活?這是我開始反思「自處∕相處」這一題目的由來。

.只要離開網路與社群,某種程度就是一種獨處

陳綺貞應該是我認識的創作者中,非常知道該如何獨處的一位。她一天上網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不用臉書、微博,家裡的無線網路基地台不是alwayson,有上網需要的時候才打開,也因為不需要隨時上網。綺貞說她的手機只要保持百分之二十的電力就足敷所需,「應該算我的運氣很好,我的工作就算手機突然沒電也不會被罵。」

綺貞認為,現在的獨處與相處很難區分。往往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也像是在獨處,「有幾次在演唱會的後台,一排人都在看著自己的手機,我想找個人聊天都沒人理我。以前你得去找獨處的機會,現在只要離開網路與社群,某種程度就是一種獨處。」

綺貞說起的狀況,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就好像A跟B在一起吃飯,B對這個餐廳的感想、食物的口味,他會在第一時間拍照、上傳到臉書上,卻未必抬起頭告訴坐在對面的A,反而C透過臉書知道B的狀況比在現場的A還要多,成了一種沒有接觸的親密,或是近距離的疏離。

.若沒有「家」這根據地,旅行只是無盡的漂流

我喜歡獨居,卻討厭一直搬家。但以我的工作型態來說,一年十二月裡面,我幾乎只會在「家」裡住上兩個月。我總是在外地移動、巡演、工作。經常住在飯店裡,偶爾一覺起來,會懷疑自己身在何處?有時得花個幾分鐘想一想,望望四周的環境,確認窗戶、鬧鐘、水杯、電話之類物件的位置,才能定位自己的所在地,不斷移動的過程中,當然會想念那個在台北的窩。

那是我稱為「家」的地方。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把在外面的東西搬回家裡,那對我來說,也許就是所謂「旅程的完結」。然後在家裡,重新打包整裝,準備再出發,從這角度來看,家又是「旅程的起點」。

也許,若沒有「家」這根據地,旅行只是無盡的漂流吧!對很多人來說,所謂「家」這個地方,只是有個固定寄帳單、各類信件、包裹的地點。

記得有次跟湯唯聊天,她告訴我,她連在北京的住所都經常變動,沒辦法在每次變動前,一一告知有交易往來的各種如電信公司之類的單位,所以,只好把相關的帳單、郵件都寄到司機家裡去。比起這樣,我其實還挺慶幸。至少,所有的帳單,包括自己,都有個固定的歸處。

這也是我的矛盾,我既期待浪跡天涯,又覺得有個固定的家是件重要的事。因為,我們最終都需要有「回去」的地方。

.能「選擇」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

沒工作的上午,我會起個大早把家裡整理乾淨。「為什麼?」五月天的瑪莎不解地問。

因為我先生有潔癖。我簡潔地回答。先生並沒有要求我做家事,但我就是想自己把家裡打掃乾淨,然後在他起床前,把前一天泡好的黃豆,打好豆漿,如果天氣冷,我就會先把暖氣打開,讓他走進書房不會感覺到冷。

「我沒想到書房居然是暖的。」聽到他這樣說,我就覺得很滿足。

「可你不擔心,時間久了以後,他就會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嗎?」瑪莎問。

我不會因為「擔心」就不這樣做,也或許,我更加擔心有一天我「不想」這樣做了。能「選擇」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既然選擇了「相處」的這條路,即便我必須放棄一些獨處習慣與模式,也是應該的。慢慢地,我也能感受到另一種生活的樂趣。還是那句話,既然單身不單身都會後悔,那麼我希望自己「結不結婚都不要後悔」!

.搭錯車、買錯票的恐懼

很多決定,你是可以後悔的,即便是婚姻,再難堪都還是有退路;但是「人母」這件事情,真的是一輩子。上了車,只能一路走下去。那是一個新生命,從我自己的生命中誕生......我當然有很多的期盼,但也有更多的害怕。尤其獨處慣了,也好不容易適應了兩人世界,現在又要開始學習另一個新的開始......旅程至此,竟不免驚慌失措。

「身為人母這件事是個承諾,一種轉變,也可以說是一段陌生的旅程。比方說,還沒當媽媽以前,妳可以享受獨處,擁有自我的空間,但當了媽媽之後,藏在妳身體裡面的母性就會逐漸佔據妳的身心靈。這種精神狀況跟瘋狂是很相似的,一旦陷入這樣的狀態,原本的自我就不見了,會被另一種精神狀態所佔據。其實初為人父也是這樣的。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狀態。」王浩威醫師說。

我最擔心的就是這種事情,這也是我最矛盾的部分。如果說,我能夠自然而然順應天命,被母性所佔領,轉換成那樣的狀態也就罷了。但,如果我不是呢?如果我轉換到一半就停滯了,或是轉換到一半,我想折返回到原來的狀態,那該怎麼辦呢?

當然,我可以幾乎百分之百地確定--我回不去了。

「其實,這就是最棒的部分。」王醫師以肯定的語氣說。「因為,妳就算買對票上對車,妳還是會想跳車吧!」果然,一語道破我的心情。這麼說,也不無可能。我點點頭。上車的人,不是別人就是我,因此不管上哪班車,我似乎都會在矛盾裡掙扎,並且陷在對與錯之間的差距。但那又何妨?這就是我。

.最嚴苛的終極獨處--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對我來說,比起考慮「獨處」與「相處」,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我希望永遠握有自己最終的選擇權。如同我的人生最重要的一句話「選擇我所能承受的」。將自己關在家裡算是「自囚」,那也是我自己的選擇。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釋放自己;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改變那樣的狀態。「嘿!我握有主控權喔!」我可以開心地對自己這樣說。

但生完孩子後,我真的還能這麼自由自在嗎?我問自己。我知道,答案是否定的,而且是一種心甘情願的否定。只是,我會習慣新的生活方式嗎?

原來,在那天到來之前,我的生活早已經從身邊人的態度開始改變。我為做月子做準備,準備了一堆書及DVD,而我去買隱形眼鏡時,眼鏡行的老闆卻潑了我一盆好大的冷水,「其實,記得月子期間,不要常戴隱形眼鏡,會對妳的眼睛造成負擔。」眼鏡店老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那,戴眼鏡可以嗎?我問。

「嗯......坐月子期間,妳該做的事就是休息,不要太過度使用眼睛比較好。生產對女人來說是很傷身體的事,坐月子最該做的事就只有好好地休息,讓五臟六腑可以歸位。」他說。

蛤,這樣我還能幹嘛呢?我去問其他有生產經驗的女性朋友。「就是睡覺吧!」她們異口同聲地告訴我。但如果我睡不著呢?更別提,躺久了,人應該會腰痠背痛吧!我不禁擔心起來。以我對自己的瞭解,我很可能會躺到受不了,屆時肯定會有偷偷爬起床或是逃跑出去的衝動。

所以,坐月子對我來說,也許是人生中最嚴苛的「絕對獨處」狀態。

.沒有人生來就可以擔任母親這個角色

現在回想起來,在生產前,安排寫作這本關於「獨處」與「相處」題目的書,對我來說,也許就像切?格瓦拉(CheGuevara)的《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般,我在進入人生另一階段前,透過與朋友們的對談,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並試著尋找未來可能會走的路。

這一連串的對談、聊天,某種程度地安撫了我產前不安的情緒。我即將面對的,也許與所謂的「革命」比較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或許,很多已經邁入那個階段的朋友,會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這件事,沒這麼嚴重。」

但,對我來說,前方卻是我完全沒有想像過的異境。也許,我會在那邊還繼續維持「奶茶」的生活型態,開心過活著;也許,我會後悔自己決心啟程前往那樣的地方;也許,我會蛻變持不一樣口味的「奶茶」。

但人生是一段無法回頭的旅程,我們只能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希望,不管是獨處或相處,我都能找合適的角度與姿勢欣賞眼前的風景,然後把遇到的故事告訴你們。

人生,待續。



商品訊息簡述:































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arrow
arrow

    lloydo8c51f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